观展《巴黎人 2050 & 东北人 2050》

PXL_20220615_105748954.jpg

这个展览的名字就让我提起了兴趣:《巴黎人 2050 & 东北人 2050》。可惜后者只是没有介绍的学生作品,只能说聊胜于无吧。前者的确是一组很有意思的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这组作品创作于 2017 年。在五年后的今天来看这组以“未来”为主题的作品,又有了另一番风趣。


PXL_20220615_105114510.jpg

PXL_20220615_105121881.jpg

公司文化、团建、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一组令人窒息的关键词。不妨叫社畜朋克吧。


PXL_20220615_115239243.jpg

PXL_20220615_110120171.jpg

在 2022 年,我们还能想象这样的理想国未来吗?


PXL_20220615_115252744.jpg

PXL_20220615_110259105.jpg

我的第一反应是“鼓掌表决”或者“不同意的请举手”这样的东西。不过法国人大概不会 get 到这个点。

这个作品的落脚点在于社交媒体的网红效应以及其背后的大众性和匿名性。进一步而言可以联想到带有回声壁效应的舆论表达。在 2017 年后的不久,一种集大成的网红形式出现了:vtuber。

至于它在民主形式角度的表达,应该早有不少相关的讨论了。在五年后的今天,人们已经到了要为马克龙当选而欢呼的地步。


PXL_20220615_111955956.jpg

PXL_20220615_111948581.jpg

尽管作者在简介中使用了积极和消极并有的描述,但画面其实无疑地展现了悲观色彩。汽车尾气、撒尿小狗,它们可以轻易毁掉这脆弱的草图。画家最后的这笔画是台阶,或者是阶级?


PXL_20220615_113442927.jpg

PXL_20220615_113437774.jpg

像大物实验讲义一样让我完全看不懂的简介。


PXL_20220615_112101688.jpg

PXL_20220615_112055095.jpg

市民的原子化曾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大势所趋。但五年后的今天,我们却看到了邻里关系在上海发生了重塑。而与之伴生的,是“居委会”这样一个特色存在。


PXL_20220615_112701066.jpg

PXL_20220615_112728470.jpg

性、劳动、生育:人类迄今为止的主题——或者是永恒的主题。它们还会持续多久?2050年,宣传机器高呼的“本世纪中叶”,仿生机器人会成为它们的奴隶吗?


PXL_20220615_114019311.jpg

PXL_20220615_114013831.jpg

这个作品在远处就吸引了我,自然是因为其在一众作品中突出的日式画风。近看发现右侧女人的耳饰实际上是一只张牙舞爪的小机器人,与左侧女人的传统耳饰乃至整体的传统画风形成强烈冲突。我想,这就是简介所言“令人作呕的味道”。


PXL_20220615_114151338.jpg

PXL_20220615_114146860.jpg

这或许是个环保主义者得势的未来——光污染被清除,星光重现人间。但房间里闪烁的电子产品的 LED 灯暗示了另一个令人不安和焦虑的事实:“是啊,真漂亮…我很久都没有注意过了…我们好像有 137 个未读信息了。”


一些不评论但也觉得很有趣的作品:

PXL_20220615_115311794.jpg

PXL_20220615_110445996.jpg

PXL_20220615_112442489.jpg

PXL_20220615_112432477.jpg

PXL_20220615_112949301.jpg

PXL_20220615_112941259.jpg

PXL_20220615_113636040.jpg

PXL_20220615_113630671.jpg

PXL_20220615_114947008.jpg

PXL_20220615_114941810.jpg

PXL_20220615_110704184.jpg

PXL_20220615_110827557.jpg

PXL_20220615_111043255.jpg


最后,我想以这个作品作结:“我只对被可以称之为‘现在’的未来感兴趣。”

PXL_20220615_115128852.jpg

PXL_20220615_115123488.jpg

我们都如此缺乏想象力,以至于我们想象的未来都不过是现在的延续。站在 2022 年观看这组 2017 年的作品,艺术家们所想象的“未来”甚至可以被称为“过去”了:他们谈论的话题居然是环保、难民、赛博朋克、劳工权益,而不是战争、能源、流行病!

“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这句掷地有声的警句,却又如“把你赢的钱的一半给我”这般不痛不痒。谁知道我们现在生活在历史的哪里?又从何谈起未来?

(ps:刚到展馆的时候误入了某个献礼展厅,差点大骂退钱;然后发现是走错了…)